
大陸全面開放二孩,預計2018年新生兒數量破2000萬,生育潮將直接刺激兒童用藥需求,生技業者紛紛搶攻「兒童藥」市場。宣捷生技開發適應症為新生兒呼吸衰竭的新藥,力拚明年進入一期臨床;兩岸「4+4」臨床試驗機構互認機制,也為台灣新藥開發帶來新契機。
我國在1982年即將生物科技列為八大重點產業,宣捷生技總經理宣昶有表示,台灣醫療技術綜合評比全球第三,除了在醫療品質有優勢,早期生技業專注開發做新藥,累積可觀「新藥開發能量」。隨著大陸二孩開放,鎖定新生兒專用的新藥開發,將迎來利多。
宣昶有表示,宣捷生技利用「幹細胞」開發的新藥,是首個適應症為新生兒呼吸衰竭新藥,預估2017年可在美國、台灣同步進入一期臨床階段。大陸有許多一出生就肺衰竭、呼吸系統出問題的小嬰兒,出生後就必須長期在加護病房治療,若新藥問世,社會效益極大。
今年4月25日,兩岸「4+4」機制正式公告,未來新藥問世前不必在兩岸重複執行臨床試驗,縮短新藥上市時間和開發成本。國內生技業者均看好此「快速通道」,認為有助兩岸新藥開發。
首家拿到大陸流感疫苗藥證的國光生技,也搭上二孩政策列車,以「進口疫苗」之姿全面布局大陸流感疫苗市場,預估未來至少可搶下大陸1成市占率。
新聞來源:旺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