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衰弱症

UMC119-06-05

瑞卬針對間質幹細胞對於衰弱症的多重治療能力,透過建立多種體外實驗平臺,來驗證瑞卬所生產之幹細胞具有治療衰弱症之潛力。實驗結果顯示,UMC119-06-05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抗老化、免疫調節等功能。此外,在衰弱症動物試驗模型中,實驗結果證實在給予UMC119-06-05治療後,可顯著改善自然老化小鼠短期記憶,回復半乳糖誘導老化大鼠短期、長期記憶及空間探索能力。

有鑑於此,瑞卬所生產之間質幹細胞,為具有未來臨床醫療潛力的多功能幹細胞,可為衰弱症患者提供一項創新且更符合需求的治療方式。UMC119-06-05已於20212月及4月分別通過美國FDA及台灣 TFDA IND 審查。預計2021Q3執行臨床一期試驗。

衰弱症( Frailty syndrome, FS)是老年人的常見臨床綜合症且需要被高度重視的問題,為一種以生理功能喪失與容易發生併發症為表現的症候群,特別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齡化迅速加劇 ( 65 歲以上人口,從 2004 年的 4.61 億,到 2050 年估計有 20 )。其特徵是健康逐漸變差,臨床症狀包含包括活動力降低、體重減輕、疲倦、食慾降低、肌肉耗損、骨質流失、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,甚至是認知功能的障礙,進而增加摔倒、事故殘疾、住院和死亡的風險。臨床上發現,有「衰老症」的老年人是具有不良健康表現的高危險群,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,並且較常使用的社會資源系統。一旦遇到特殊的事件,則容易進入失能的狀態,是一連串功能惡化之惡性循環的開始。根據統計,台灣患有衰老症老年人比一般老年人發生跌倒比例高1.18~2.44倍、失能比例高1.79~2.79倍、入住醫院或安養機構比例高2.60~23.98倍、死亡比例高1.63~6.03倍。國外 65 歲以上社區老人的衰弱盛行率約 4-14.8%,衰弱傾向者約 28-44%。台灣地區65歲以上社區老人的衰弱盛行率為 4.9%,衰弱傾向為 40.0%。衰弱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,75 歲以上老人約 20-30%,90 歲以上老人可高達 30%。

研究指出,衰老症為多個病理、生理系統綜合病理結果,無法以單一原因來解釋。主要可以分為內在 (基因因素) 及外在因子 (環境因素)。內在因子例如老化、生理、心理狀態、多重慢性疾病、營養不良、生活習慣等;外在因子例如社會、經濟、環境等。內在及外在因子會彼此交互作用而誘發並促使表徵遺傳學 (epigenetic) 的發生而成為衰老因素。在各種因素的情況下逐漸累積分子層面與細胞層面上的損傷,而破壞身體原有的能量平衡與健康狀態,如:大腦、內分泌、免疫系統、骨骼肌、心臟系統、呼吸系統與腎臟功能。目前研究主要聚焦於大腦、內分泌、免疫系統和骨骼肌衰退與衰老症之間的關係。

根據數篇文獻指出,使用衰老表型 (phenotype) 指標統計衰老症盛行率因國家和地區而異。以北美地區來說,65歲以上老人患有衰老症比例為6.9% ,歐洲各國為10~14%,東亞地區(中國、台灣)盛行率分別為9.4%8.3%。若以年齡區分,整體盛行率隨著年齡而增加,65~69歲為4%70~74歲為7%75~79歲為9%80~84歲為16%,超過85歲則為26%。據105年衛福部統計,台灣65歲以上老人符合衰老定義者(過去一年體重降低5%、下肢功能衰退、喪失活動力)約有25千人,每年平均增加15百名案例,整體衰老症人數佔長照需求人數約5%。健保署於 2018 年統計,老人醫療費用是一般人的三至四倍,台灣地區近五年65歲以上老人醫療費用從 2040 億成長到 2612 億,估計五年內將破三千億。

由於衰老症並不是單一疾病,而是具有多種成因的臨床綜合症,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模式。現有治療的措施包括支持性療法、均衡飲食營養攝取和慢性疾病控制等綜合治療方案。

支持性療法主要為規律運動,特別是抗阻性運動。主要可改善肌肉質量、肌力、肌耐力、基礎代謝率、身體平衡度進而改善行走速度、爬樓梯能力和整體活動力。以下為支持性療法分類:

  1. 有氧運動(增進心肺功能)
  2. 阻力運動(改善肌耐力、預防肌肉萎縮)
  3. 柔軟度運動(加強肌肉伸展和維持關節活動度)

均衡飲食營養攝取指的是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,同時也要攝取大量礦物質與維生素,尤其是維生素D,以增加骨頭質量密度(脊椎和大腿骨),降低骨質疏鬆或骨折發生率。除了運動及飲食控制外,其他療法還包括改善情緒、定期疫苗注射、慢性疾病控制等。以上療法均為減緩衰老進程,無法有效改善衰老程度,目前也沒有可有效治療衰老症之藥物。因此開發治療衰老症新藥為當務之急。

現今針對衰老症新藥開發,間質幹細胞治療具有極大的潛力。根據文獻研究指出,間質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、抗發炎、促進血管新生、抗氧化、抗細胞凋亡等功效。間質幹細胞透過免疫調節能力減少體內發炎因子 (TNF-α、IL-1β、IL-6CRP) 含量及分泌抗發炎因子 (TGF-β、IL-10),可有效減緩體重流失、活動力喪失等症狀。此外,間質幹細胞可修復體內心臟細胞、內皮細胞、肌肉細胞損傷,而達到回復肺功能、身體活動力、改善行走速度等功效。相較於其他開發中藥物僅針對單一致病機轉,給予間質幹細胞治療可同時達到多重治療效果。